全國支援西藏項目與資金重點轉向農牧區(qū)
2008年03月28日 0:0 486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西藏從2006年開始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新建改造22萬戶民房,使全區(qū)80%的農牧民住上安全適用的住房。截至2007年年底,西藏共有57萬多名農牧民住上了安全適用的住房,自治區(qū)政府累計投入資金13.16億元,地縣配套投入2.99億元,全國援藏資金投入1.47億元。
在雅魯藏布江畔興建的佳木斯開發(fā)新區(qū)新村,200多名藏族貧困農民在這里實現(xiàn)了安居樂業(yè)。在整個新村建設中,國家投入200萬元,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援藏資金投入160萬元。這里還為搬遷農民免費配備了電視機、太陽灶、天然氣爐灶、電動攪拌器和藏式家具等。
近年來,中央多次強調援藏資金和項目應突出改善農牧區(qū)生產生活條件,改善農牧民生活這個重點。如今,越來越多的援藏資金從城鎮(zhèn)投向了農牧區(qū)。而全國援藏項目和資金重點向西藏農牧區(qū)傾斜,對提高西藏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1995年正式實施對口支援西藏工作以來,全國各地投巨資援助西藏。截至2007年年底,全國共有18個省市、中央國家機關60多個部委、17戶國有骨干企業(yè)參與了對口支援。
援藏建設的項目主要涉及農牧業(yè)、交通、通信、城鎮(zhèn)建設等領域,62項援藏工程和117項重點工程項目等援藏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西藏的基礎設施,緩解了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瓶頸”。
“西藏需要多方面的支援,但首要的、最急迫的是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張慶黎說,西藏農牧民占全區(qū)總人口的80%以上,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始終是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首要任務。
2006年,西藏乃東縣在湖北省的支持下,成立了全自治區(qū)首家農牧民打工者協(xié)會,組織農牧民培訓,有目的地輸送打工者。2007年,乃東縣先后向廣東、四川等地輸送農牧民打工者近百名,人均年收入8,000元,是在本地打工收入的兩倍。
在中央和各兄弟省市的支援下,西藏經濟連續(xù)7年保持12%以上的增幅;西藏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義務教育、農牧區(qū)醫(y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蓋全區(qū),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連續(xù)5年保持兩位數(shù)增長。
在未來三年即將投入的30多億元援藏資金中,大部分仍將用于以推進游牧民定居、扶貧搬遷和農房改造為重點的農牧區(qū)安居工程,力爭在2010年使西藏80%以上的農牧民住上安全適用房,加強飲水、道路、用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教育、衛(wèi)生、文化事業(yè)發(fā)展。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