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急管理報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綜述
2025年03月14日 9:12 1937次瀏覽 來源: 行業(yè)報協(xié) 分類: 重點新聞
深入踐行“四力”
講好“祖國美好,逆行守護”故事
——中國應急管理報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綜述
2025年1月16日,中國應急管理報一版刊發(fā)的一篇新春走基層稿件,講述了記者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蕉城鎮(zhèn),見證廣州市支持的梅州市災后重建的安居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受災群眾“美好生活從此啟航”的故事。
同一天,中國應急管理報四版刊發(fā)整版專題報道《春運啟 平安行 他們笑了》,記錄了春運第一天記者在五個地區(qū)探訪護航群眾安全出行的情況。
從這一天開始,中國應急管理報2025年新春走基層報道正式啟動。作為應急管理部所屬的機關報,中國應急管理報認真貫徹落實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的要求,結合應急管理工作特點,組織廣大編輯記者深入踐行“四力”,講好“祖國美好,逆行守護”故事。
截至2月12日,中國應急管理報開設的新春走基層專欄共刊發(fā)文字報道98篇,13篇融媒體作品。另外推出了2個整版的新春走基層記者感言。
強策劃
緊扣“三春”主題 劃定時間節(jié)點
中國應急管理報加強策劃,從內容、時間兩個維度,做好報道統(tǒng)籌工作。
首先,明確將“三春”作為主題。
根據(jù)“新春走基層”主題采訪活動要“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這一總體要求,我們圍繞“三春”,即春節(jié)、春運、春天,結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確定報道重點。
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尤其今年是非遺申請成功后首個春節(jié)。結合應急管理工作特點,我們確定了三個報道重點:一是著重報道與春節(jié)有關的民俗活動以及應急管理系統(tǒng)的護航行動;二是應急管理系統(tǒng)開展冬春救助及慰問工作情況;三是近年來遭受過各類自然災害地區(qū),目前災后重建的進展和成效。
春運被譽為“地球上規(guī)模最大的人口遷徙”。為此,和往年一樣,春運也是我們的報道重點。
一年之計在于春。結合應急管理工作的特點,我們將有關春天報道的重點確定為森林防火、應急管理部門護航經濟發(fā)展的執(zhí)法檢查與幫扶指導等。同時,“新春走基層”活動開展期間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段,冰雪運動、旅游以及與之有關的重大活動安保也是報道重點。
其次,劃定重要時間節(jié)點。
春節(jié)民俗活動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包括農歷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春節(jié)前,冬春救助和慰問要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家中,受災群眾能否在家中過年是黨和政府關心的重要工作;春運第一天社會廣泛關注;春節(jié)假期,企業(yè)無論停產不停產,春節(jié)假期前后應急管理部門的督促提醒都很重要。為此,我們安排記者重點在這些時間節(jié)點進行采訪。
扎下去
走到新聞源頭 擷取鮮活素材
基層和現(xiàn)場,是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中國應急管理報記者不辭辛苦,扎到基層一線,獲得新聞報道的源頭活水。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中,中國應急管理報記者足跡遍布全國27個省份,其中包括,到西藏定日縣、湖南團洲垸等地了解災后重建情況,到海拔3500米的青藏高原和監(jiān)管人員一起到煤礦井下檢查,和森林消防員一起到深山老林里巡查,以及到熱門景區(qū)和安全保障人員一起感受守護盛世繁華的不易……
記者下到基層之后,獲得了大量鮮活的素材。通過對細節(jié)的捕捉,每篇稿件都呈現(xiàn)出各自的精彩。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用群眾的語言和親身經歷體現(xiàn)黨和政府相關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在一篇回訪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齋堂鎮(zhèn)沿河口村災后重建情況的稿件中,記者寫道,村民孫桂艷說:“去年汛期,雨水又下來了。不管裝修完沒裝修完的,還是根本沒裝修的,我們所有村民都躲到了安置房這邊。我們在新房里,眼看著水拐彎流到下游去了。政府的選址真是太合適了。”這短短兩句話,既印證了新住宅防洪效果,又反映了出當?shù)匕踩逃龅煤?,村民安全意識強。
一篇到貴州省桐梓縣大河鎮(zhèn)七二村開展冬春救助及慰問工作的稿件中刻畫了這樣的細節(jié):79歲的村民陳民樹將發(fā)放冬春救助及慰問款的銀行卡“用紙包了一層又一層,放在一個小錢包里,緊緊別在皮帶上隨身攜帶”。從這個細節(jié),讀者可以一眼看出老人對這筆錢是多么重視,更可以由此看出冬春救助及慰問工作真正做到了群眾心坎上。
其次,多做換位思考,讓情感表達更加真實可信。
描寫北京西站安全保障的稿件中,作者寫一個第一次參加春運安全保障、第一次真正在外過年的年輕消防員,遇到說家鄉(xiāng)話的旅客前來問路,“那一刻,我也感到格外想家”。但是轉過身,他又繼續(xù)認真開展安全巡查。應急人也是普通人,消防員承認自己“想家”,不僅沒讓人覺得“掉鏈子”,反而更覺得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
對遭遇災害傷害的群眾來說,黨和政府高效推進災后重建讓他們得以快速迎來新生活。這時,記者思考的是,除了“新”,讀者還想看到什么?
在描寫安徽省安慶市災后重建的一篇稿件中,記者寫道,她注意到,一個處處彰顯新意的房子客廳正中放置了一張舊桌子。問及原因,房主說:“老房子雖然倒了,但這張桌子沒壞,舍不得扔。”
在廣東韶關,當?shù)匾粦艟用駥?ldquo;奮發(fā)進取踐訓詞,激勵鞭策新作為”的橫幅保留下來,因為她家的樓房曾被作為洪水搶險救援現(xiàn)場指揮部駐地,她覺得“能為救援出一份力很榮幸”。
這兩篇稿件中,作者都抓住了受災群眾留下“舊物件”的細節(jié),而這些“舊物件”對于他們來說是終生難忘的記憶。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更符合人的情感變化特點,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真正得到群眾的認可。
再其次,關注群眾生活,提升民生溫度。
新春走基層要反映民生溫度。在一篇描寫因游戲“黑悟空”爆火的山西小西天景區(qū)的變化的稿件中,作者介紹該景區(qū)所在的隰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遠近聞名的“梨鄉(xiāng)”。如今,“這里的梨更好賣了”。對于當?shù)鼐用駚碚f,“梨”代表他們的生活。而記者對這個細節(jié)的抓取,讓稿件更有溫度。
呈上來
材料精細加工 獲得最優(yōu)效果
前期做好策劃,記者扎下去獲得源頭活水,隨后就是編輯部做好精加工,充分體現(xiàn)稿件的新聞價值,力爭獲得最優(yōu)傳播效果。
一是同題組合,形成最大張力。
今年,京津冀三地聯(lián)動,攜手組織策劃了歡享廟會系列活動。1月22日,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序幕。1月24日中國應急管理報三版的新春走基層欄目將記者分赴三地活動現(xiàn)場,探訪活動保障情況的稿件組合刊發(fā),讓讀者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喜慶祥和和群眾的快樂舒心。
編輯過程中,直接引語的大量運用讓稿件更鮮活生動。1月23日三版新春走基層欄目五篇稿件均用方言做標題。標題上的“嘎嘎好”(東北方言)、“好靚”(廣西方言)、“巴適”(四川方言)、“要得”(重慶方言)、“嘹咋咧”(陜西方言),凸顯了鮮明的地方特色,更好地抓住讀者眼球。
此次“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國應急管理報共推出11個整版報道,全版既是同一個主題,又采用統(tǒng)一的版式及標題制作方式,讓報道具有更強的沖擊力。
二是媒體融合,呈現(xiàn)更強視覺沖擊力。
在描寫記者探訪未來之城——河北雄安如火如荼建設情況的稿件中,融媒體報道形式讓讀者仿佛和記者一樣可以聽到這座城市“拔節(jié)生長”的聲音。關于民俗文化活動的稿件,融媒體的報道形式使得新聞稿件將新聞要素展現(xiàn)得更全面、更深入,也更有感染力。
三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彰顯應急人一以貫之將工作做在前面的堅持。
對于社會廣泛關注的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新春走基層欄目兩次聚焦當?shù)氐陌脖9ぷ鳒蕚淝闆r。春節(jié)期間,動畫電影《哪吒2》引發(fā)觀影熱潮,挖掘了河南一個消防站在電影院全天候值守,給觀眾提供良好觀影安全保障的新聞。
對于社會關切的及時回應,進一步展示了應急管理系統(tǒng)的好形象,進一步寫好“祖國美好,逆行守護”故事。
作者 | 中國應急管理報法治和理論部副主任 范榮義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