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又有新發(fā)現(xiàn)!

2025年02月28日 10:21 2284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新華鮮報|嫦娥六號月背樣品又有新發(fā)現(xiàn)!為驗證月球巖漿洋假說補上月背“拼圖”

嫦娥六號月背樣品又有新發(fā)現(xiàn)!

由國家航天局組織的聯(lián)合研究團隊通過研究嫦娥六號月背樣品中的玄武巖,驗證了全月尺度月球巖漿洋假說,并提出形成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擊可能改造了該區(qū)域的早期月幔,為探索月球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jù)。

相關論文2月28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fā)表。該期刊審稿人評價:“該手稿報道了來自嫦娥六號樣品的一些首批科學數(shù)據(jù),這些來自月背的樣品非常重要且有趣。樣品的極端新穎性及其對我們認識月球的影響,使這些成果值得發(fā)表。”

27

打破僵局!月球巖漿洋假說第一次有了“背面”證據(jù)——

論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車曉超介紹,月球巖漿洋假說最早提出于1970年,是月球起源與演化的一個重要假說。

該假說提出,月球形成之初,曾呈現(xiàn)為全月范圍的巖漿海洋。隨著巖漿洋冷卻結晶,較輕的礦物上浮形成月殼,較重的礦物下沉形成月幔,殘余熔體形成月殼和月幔間的克里普物質層。

以往對月球正面樣品的研究支持這一假說,而后期基于月球隕石、遙感觀測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月球巖漿洋假說受到質疑。

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回的首份月背樣品,終于打破僵局。

撥開迷霧!來自月背的玄武巖成為突破關鍵——

“玄武巖是月幔巖漿上涌并噴發(fā)到月表冷卻形成的,能夠為研究月球巖漿演化提供直接證據(jù)。”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龍濤說。

28
包含嫦娥六號樣品的樹脂靶。新華社記者 溫競華 攝

研究團隊對嫦娥六號月背樣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月球背面也存在克里普物質層,且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樣品中玄武巖成分相似,表明月球形成初期應存在全月尺度的巖漿洋。

此外,同位素定年結果顯示,本次研究樣品中玄武巖的主體形成年齡為28.23億年,為月球背面晚期火山活動提供關鍵年代學證據(jù)。

巨大撞擊!或許導致月球正面和背面的“不同表情”——

對月背玄武巖中鉛同位素的研究還揭示,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在巖漿洋結晶后的演化過程存在差異。而大型撞擊會使月球鉛同位素組成產(chǎn)生變化,研究團隊由此判斷,形成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巨大撞擊,可能改造了該區(qū)域月幔的物理化學性質,導致如今月球正面和背面呈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

下一步,研究團隊還將開展月球與太陽系早期撞擊事件和月球深部物質等方面的研究。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離子探針中心名譽主任劉敦一說,關于月球起源,有一種假說稱,月球是早期地球受到行星尺度撞擊后分離的碎塊凝聚形成,沒有經(jīng)歷過板塊運動、風化等改造,能記錄自其形成以來的完整演化歷史。相關研究可以為月球、地球甚至太陽系的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線索,為世界帶來更多新知。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nèi)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nèi)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