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喚得春潮涌
——江西省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物勘院發(fā)展紀實
2022年05月11日 13:45 2474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李青
“你們的報告出得最快,內容完整詳細,勘察過程專業(yè)有序,棉船鎮(zhèn)人民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正在九江大堤上進行勘查作業(yè)的江西省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物勘院(以下簡稱物勘院)技術人員接收到一面錦旗,上面寫著“精準勘探除問題,服務防汛為人民”。
高擎大旗
工程物探勢頭強勁
1996年2月,江西省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物勘院正式成立。26年來,物勘院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中頑強拼搏,在致力發(fā)展中勵精圖治,在改革大潮中砥礪奮進,先后完成石油地震勘探、煤田地震勘探、鉀鹽地震勘探、金屬礦地震勘探、煤田地震勘探、工程物探及其他綜合物探勘查項目近千個,分別承擔合福高鐵、蒙華鐵路、杭溫高鐵、福廈鐵路、青海同多路高速、杭紹臺高速等國家干線鐵路線路勘查項目。物勘院成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單位、江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城市規(guī)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yè)委員會會員單位,多次獲得部、局級獎勵。
2017年,物勘院參與勘查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該項目地處祖國西北天山山麓,勘察區(qū)全年冰雪覆蓋。面對陡峭的地形和4000多米的海拔,物勘人迎難而上,克服艱難險阻,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2020年,瑞梅鐵路建設項目全面啟動。物勘院以多年良好的服務聲譽,負責該項目第二標段的物探勘察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勘察要求進度高,該院組織精干技術力量在所有參與勘察的隊伍中率先完成任務。在勘察過程中,有三百山隧道的勘察任務,該勘察段位于三百山深處,從下車地到勘察地點沿著崎嶇山路需要走路近4個小時,來回一算,根本沒有測量時間。該項目負責人準備好所有的防護用品和野外生產物資,帶著隊伍在三百山深處搭帳篷住進去,克服種種困難,在最短的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該段的物探勘察,贏得了甲方和臨近測段勘察單位的贊揚和敬意。
“江西省地質局成立后,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物勘院將瞄準更高定位、更大目標、更重任務,積極作為,承擔起物探人對國家應有的擔當。”物勘院院長劉亮表示。
強化擔當
服務社會民生獲贊
2010年12月23日,江西省會昌縣周田鎮(zhèn)江西九二鹽業(yè)有限公司所屬礦區(qū)內的新圩村新豐小組附近農田出現噴水,水頭高出地面達2米~3米,并夾帶廢石噴出,涌砂,發(fā)展成地面塌陷。隨后,附近民房出現總體呈弧形或放射狀裂縫,伴隨局部地面下沉,形成面積約3000平方米、深4米~5米的地面塌陷坑。物勘院受命趕赴現場展開應急調查,勘探目標深達數百米,這也是江西省首次大探深條件采用V8系統(tǒng)開展地災應急調查。
2020年入汛,因長江水位居高不下,鄱陽湖都昌站水位22.38米,超警戒水位3.38米。湖區(qū)堤壩長期在高水位浸泡以及風浪拍打侵蝕下,出現了管涌、跌渦等險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2020年7月20日20時,物勘院抗洪搶險勘探隊整理好儀器設備,與家人短暫道別后,連夜驅車5個多小時,于次日凌晨2點趕到九江彭澤縣,星夜馳援棉船。
勘探隊進駐棉船孤島11天,對全鎮(zhèn)31公里的沿江堤壩進行“把脈問診”。他們白天頂著氣溫超過35℃的烈日,在堤壩幾乎無處躲陰的環(huán)境下,爭分奪秒地勘探一個又一個隱患點,深夜則對著儀器和圖表分析大堤的風險隱患。
由于棉船鎮(zhèn)地理位置特殊、險情復雜,各險工險段勘測方法各不相同,僅僅測量線路布置就需要1個小時以上,一個勘探點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時間。最終排查重點隱患壩體8處,實際探測7處,完成物探剖面4.16公里,查明隱患點110處,其中重點隱患38處,并對現場救援工作提出了專業(yè)性的指導意見。
一次次的搶險救援,物勘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奮斗精神,為地方政府抗洪搶險決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拓展領域
物探手段再顯雄風
物探是找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尤其在地熱水勘探、煤資源、非金屬勘查方面效果顯著。
物勘院利用淺部(高密度電法或聯剖)和中深部(EH4或CSAMT)物探方法相結合,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物探找水方法,在金屬非金屬礦勘查、天然石油氣勘查、地熱水勘查等領域承接了宜春雙田地熱勘查項目、新建縣厚田地熱水CSAMT勘查項目(出水量2800噸/天)、安??h赤江地熱普查區(qū)CSAMT法勘探(出水量2000噸/天)、深圳市坪山水文地質勘查(出水量3000噸/天)等多個大中型項目。
2019年,于都扶貧找水項目見水率100%,解決了老區(qū)人民的飲水問題。2020年,該院中標中國地科院實施的“環(huán)武功山地區(qū)地熱(干熱巖)調查評價地球物理勘探資料采集處理與解釋”項目,在項目施工設計、外業(yè)施工及報告編寫三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地科院組織的專家評審中獲優(yōu)秀級,該項目也是物勘院首次承接中央基金項目。
2020年,物勘院首次承接了“山西中煤華晉集團王家?guī)X礦微震預警監(jiān)測”項目,拓展了物探新的應用領域和相應的新業(yè)務空間,逐步探索向專業(yè)分包市場的上下游市場延伸的全產業(yè)鏈式發(fā)展模式,不斷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逐步推進分包服務向大資源開發(fā)全過程咨詢、政府部門技術支撐服務、地熱能勘查開發(fā)全過程咨詢、建設工程全過程咨詢、生態(tài)環(huán)境全過程咨詢等總包服務轉型升級。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地勘市場進一步萎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多方面的困境,物勘院領導班子對內進行工資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向生產一線人員傾斜,讓想干者、能干者多勞多得,調動一線人員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對人員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減輕生產、經營負擔;對有能力爭取到項目的人員的獎勵和風險控制進行明確、細化,在繼續(xù)關注傳統(tǒng)地勘市場的同時,加大對工程勘查市場開發(fā)力度,引進新技術,開發(fā)新的市場。通過搞活機制,物勘院擺脫困境,繼續(xù)奮勇前進,通過引進管波探測技術及EvS-4智能微動系統(tǒng)技術,中標東莞市第一批一般鎮(zhèn)街(園區(qū))地下管線普查項目,中標金額950萬元,全年實現簽訂合同額和完成產值新突破。
回首過去,幾代物探人不負重托,砥礪前行;展望未來,該院將牢記“物探技術做精做大做強”任務,披荊斬棘,踏浪前行,奏響物探人奮進新時代的激昂壯歌。
責任編輯:羅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