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花點點向前行
——江銅集團第十四屆青工技能比武亞軍鄧先華
2018年02月22日 10:20 165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科技創(chuàng)新
鄧先華,參加工作6年來,一直在江銅集團德銅采礦場汽運二工段從事電焊工作。2017年獲得電焊技師資格證書,成為礦山最年輕的電焊技師。
他的絕活:對電動輪箱梁底板裂紋焊接進行工藝改造,改進了原廠家采用箱梁兩側“開窗”用平焊焊接仰焊裂紋方法,采用開大間隙,置鐵片覆底的方法,不僅大大減少了對電動輪箱梁的整體性的損耗,而且縮短了工作時間、降低了焊接難度、保證了焊接質量。
初見鄧先華,說話聲音不大,工作服上還沾著一大片灰塵,一看就是剛從工作現(xiàn)場回來。年輕而白凈的臉龐,很難想象他就是今年在江銅集團第十四屆青工技能比武、以及德銅第十五屆青工技能比武的“雙亞軍”獲得者。
問及兩次技能比武未能奪冠有何想法時,他坦言自己理論知識學習有待進一步加強,畢竟以前在校所學專業(yè)是機電一體化,今后還要精通電焊專業(yè)術語,爭取在下一屆的技能比武中“一舉奪冠”。
從事電焊行業(yè)的鄧先華,雖說工齡不長,但是在公司內外早有名氣。2015年獲得江西省“振興杯”銅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電焊工(普通組)第二名,同年被授予“江西省技術能手”稱號;2016年獲得德銅“十佳青年”榮譽。然而,在他耀眼光環(huán)的后面,卻隱藏著常人難以體會的艱辛和付出。
該場的汽運二工段是一個集運行、維修一體的綜合性工段,擁有眾多國際一流的電動輪汽車。2011年,剛分配到這個工段的鄧先華,從事專業(yè)陌生的電焊工作,并還要修復每臺上千萬的電動輪設備,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自己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最好!”他暗下決心。從那以后,他在上班中不恥下問,加強學習專業(yè)知識。下班后經(jīng)常在家吊磚塊,練習手部的力量和平衡感。同時,為了提高技術,他專門給自己做了一個能上下調節(jié)的電焊模擬架子,立焊、鉚焊一樣樣兒反復進行嘗試。4年的時間,鄧先華的電焊技術日臻成熟,2015年在公司奧林匹克競賽中一戰(zhàn)成名。
“鄧先華工作能力非常強,因為我們目前只有6個電焊工,平時工段的工作量非常大,鄧先華作為班組的主要技術骨干,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汽運二工段副段長鐘云濤說,“平時,他與大家打成一片,經(jīng)常交流溝通、探討焊接經(jīng)驗,極大帶動了班組員工學技術、鉆業(yè)務、比技能的熱情。”
有人說,電焊上手容易,學精難。鄧先華卻琢磨出不少技術方法,來克服電焊作業(yè)中的難題。有一次,電動輪維修工在拆卸齒輪軸承時,由于停電無法使用氣動砂輪。鄧先華憑借多次更換軸承和襯套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小心地揮舞著割槍,火焰走過之處軸承消融,基座毫發(fā)無損,維修工用一張砂紙稍微打磨除銹,便可以重裝新軸承。
電焊作業(yè)是個苦差事,有時候拿著焊槍一蹲就是幾小時,強烈火光可能灼傷眼睛,火花四濺可能燒傷皮膚,但是鄧先華無怨無悔并且樂在其中。
“我們這個工種,最怕焊火花把衣服燒穿,盡管每次工作會多穿一件衣服,燙傷的事件還是無法避免,你看看我的手腳傷疤,一年比一年多,就是工作當中‘不小心’留下的‘鐵證’。”鄧先華在盤點自己傷痕數(shù)量時,話語卻顯得很輕松。
鄧先華,屬于樂觀派的性格,同時也是礦山青年一代員工,就像斜率大的函數(shù),雖然起點低,但是只要加入足夠多的時間變量,就能無限接近高點。6年來,鄧先華扎根德銅采區(qū)生產(chǎn)一線,工作中精益求精,多次參與處理重大搶修任務,成為世界一流設備的“療傷”專家,為設備安全運行保駕護航,他不僅實現(xiàn)了當初許諾“焊接期間不損壞設備”的目標,而且更為江銅企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吳如波)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