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執(zhí)著求索三十載 天塹通途自此開

——記中國恩菲索道專家胡英嬋

2017年03月23日 9:24 9264次瀏覽 來源:   分類: 有色裝備   作者:

 

  胡英嬋,1982年畢業(yè)于東北大學(原東北工學院)礦山機械專業(yè),自畢業(yè)起一直在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從事架空索道設計及研究工作。30余年來,他主持或參與設計的客、貨運索道60余條,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級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1項、部級優(yōu)秀工程設計二等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工作中,他兢兢業(yè)業(yè),不辭辛勞,成就斐然,為周圍的青年員工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也為中國恩菲在索道工程領域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8月中旬,由于泰山桃花源索道改造工程,筆者和胡英嬋踏上了開往山東泰安的火車,這次采訪也在此次行程中開始了。
  兢兢業(yè)業(yè) 砥礪前行
  談及如今高超的技術水平,胡英嬋謙虛地說,今天的積累得益于恩菲老一輩索道專家的傳承,沒有他們過去鉆研的客、貨運索道專長技術,也就不會近日恩菲索道發(fā)展的堅實基礎。
  胡英嬋工作之初,正值索道工程進入旅游業(yè)的伊始階段,有關客運索道設計的理論和技術資料還相當匱乏。為了開啟索道設計的新篇章,胡英嬋在大量工程實踐中不斷研究摸索,并充分考察索道技術比較發(fā)達的日本、奧地利、法國和意大利等國項目,為中國恩菲各類型客運索道工藝設計的理論和計算方法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儲備。
  在隨后的工作過程中,胡英嬋擔任了幾十個國內外索道項目的主要設計者、專業(yè)負責人和總設計師,而也正是因為這些項目,從當年的“小胡”成長成了一位行業(yè)專家。
  在中國恩菲,胡英嬋不遺余力是出了名的,從索道項目的前期規(guī)劃、項目選址、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到施工服務、現場的安裝調試,只要項目需要,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接受任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索道工程中,前期線路及站址的選擇關乎工程可行性、項目經濟性以及游客在乘坐過程中所能欣賞到的沿途風景,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但是,無限風光之下,卻是懸崖絕壁、縱橫溝壑。每每遇此,項目建設之前,胡英嬋都會深入崇山峻嶺,踏勘索道路線,選擇站址并對設計方案進行反復精心論證,力爭每條索道建成后,不僅能平穩(wěn)安全運行,還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環(huán)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胡英嬋而言,出差是家常便飯,他經常不顧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奔波在現場,處理項目前期、設計和施工等問題,因此受到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安裝單位等的普遍好評,也為中國恩菲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他還先后擔任全國索道與游樂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索道協(xié)會專家組成員,國家政府采購評標專家等職務。他不斷的創(chuàng)新努力使恩菲索道工程專業(yè)水平不斷提高,也為國內索道行業(yè)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勇于擔當 攻堅克難
  在客、貨運兩種索道領域均有建樹的胡英嬋,有這樣一句口頭語:“那一架架大山……”配上生動的手勢,隨他眼神所到之處,你仿佛身處綿延的群山云海之間,壯闊景象盡收眼底。
  1987年,胡英嬋參與當年國內最長的單線循環(huán)承德磬錘峰吊椅索道,翻了3座大山,跨過3道溝壑,了解了復雜的地形,首次采用在溝谷地段連續(xù)配置壓縮支架,在凸起地段密集配置托索支架的方法,解決了復雜地形索道線路設計課題,有效保護了風景區(qū)的自然地貌。
  1989年,他作為主要設計者參與了國內運量最大、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武山雙線貨運索道(線路水平距離9000米,高差465米,運量242噸/小時)。該索道集中了同期全部先進技術,投產后實際運量遠超設計運量,成為國內貨運索道的佼佼者。
  1993年,他還把當時國內最先進的單線脈動循環(huán)車組式技術成功引入閭山索道設計中;1997年,他設計了當時國內最長的單線脈動循環(huán)車組式索道——文登索道,首次采用主驅動和輔助驅動各自獨立的驅動裝置,并首次采用鋼結構站臺與驅動機同步移動,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上下車,使脈動索道技術進一步提升;2002年,他在主持設計的萊蕪大峽谷索道中,成功實現了國內首條單線循環(huán)四人吊廂索道;2007年,在蘭州興隆山往復式客運索道中,他首次設計了與主索道獨立的全線水平救護索道,解決了往復式索道事故救援技術難題;2013年,中國恩菲承擔設計、供貨和技術服務的朝鮮元山馬息嶺滑雪場索道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對項目團隊的技術水平、經驗積累、管理水平乃至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程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胡英嬋受命擔任設計經理,從項目簽署合同到正式交付朝方運營,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與恩菲項目團隊共同努力,以成熟先進的索道及相關專業(yè)技術實力為依托,頑強奮戰(zhàn),發(fā)揚了“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創(chuàng)造了中國恩菲的“恩菲速度”,堪稱行業(yè)之最……這些索道項目的成功建設,不但樹立了胡英嬋在中國索道界的重要權威,也為中國恩菲培養(yǎng)出一批索道技術專家和人才,使中國恩菲在國內索道界聲名鵲起,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良師益友 薪火相傳
  作為中國恩菲索道專業(yè)的領軍人物、全國著名的索道專家,胡英嬋在設計、建設、完成一個個經典索道工程的同時,也指導身邊的年輕同志逐漸成長起來。經過索道理論和現場實踐的悉心傳授,他以實際項目為依托,不斷磨礪、學習,使新員工逐漸掌握并精通了各種型式索道設計。
  “胡工非常善于通過實際工程案例來教導年輕同志,他以理論知識和現場實際結合起來的教授方式,更容易引起人的興趣,讓人產生深入學習的愿望。”部門青年員工劉英林至今仍然記得,他剛參加工作一年多時,和胡英嬋一起趕赴浙江寧波黃賢森林公園現場,現場踏勘完畢,胡工為他講解了整條索道設計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專業(yè)知識和相關常識,大到線路選擇、站址確定注意事項,小到站房配置的每一個尺寸,使他對索道行業(yè)建立起了濃厚的興趣,此后多年都對胡工的精心栽培更是感激不已。
  隨著所做的工程越來越多,胡英嬋在中國索道界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胡工”這個稱呼,不僅恩菲人這么叫,“索道圈兒里人”也都這樣親切地稱呼他。許多景區(qū)都慕名找到他,請他進行設計,業(yè)內同行也都愿意把索道項目介紹給他,而他和恩菲團隊,每次也總是不負眾望,為各大景區(qū)增加了一個個精品工程。
  近些年來,胡英嬋擔任總設計師或設計經理的索道項目數目已達30多條,在這些過程中,每設計一條索道,他總能團結好項目設計團隊不同專業(yè)的設計者,使大家都為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前行。而來自不同部門的同事們,不論年齡,都在項目開展之中成了朋友——胡英嬋淵博的知識面、對各設計專業(yè)的理解,堪稱“良師”;工作上的緊密合作、生活上的噓寒問暖,更可稱為“益友”。
  在以胡英嬋為代表的恩菲索道老同志的教導和帶動下,一批年輕骨干迅速地成長起來,成為能獨當一面的中流砥柱。在把專業(yè)知識傳授給這些年輕人的同時,胡英嬋更把恩菲人的責任感、危機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傳授給他們,激勵他們勇攀高峰,不斷進取,持續(xù)學習,攻堅克難,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開創(chuàng)索道業(yè)務新局面,做出新成績。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