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一張喜報的故事

2015年07月24日 14:36 6247次瀏覽 來源:   分類: 文學雜談   作者:

 

圖為黃智仁家的喜報  

       這是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退休老職工黃智仁珍藏的一張喜報。我聽他講了背后的故事。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分期分批遷徙入川支援“三線建設”的工作宣告暫停。株洲六〇一廠原定入川人員集結待命,就地開辦了工讀學校,學文化、學技能,“文革”中把人員重新分回車間。直到1971年,七六四廠正式投產,軍代表進駐工廠實行軍管,要求六〇一廠派人支援。六〇一廠很快就敲定了100多名精干力量。當時,許多人不愿遠離故鄉(xiāng),兩廠便一起定人、定合同,六〇一廠還給各車間主任下達指令,要求人員必須上了火車才算真正完成派送任務。后來,有20多人因崗位找不到替補等特殊原因沒有成行,其余90多人響應國家號召,無條件奔赴自貢。
  1971年6月29日,36歲的黃師傅攜28歲的妻子和兩個小孩,從湖南株洲出發(fā),依依不舍,跟隨后續(xù)的建設大軍,于7月4日輾轉到達四川自貢。黃師傅家中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那一年母親已經(jīng)70多歲了,父親很早過世。聽說兒子要遠離故鄉(xiāng)去四川工作,母親沒有說話,沉默良久,其實心里多有不舍,百姓都愛幺兒吧!那段日子里,黃師傅看得出母親心情很復雜。當?shù)仫L俗是,老人要留在家鄉(xiāng),不能死在外面。雖然難以割舍,黃師傅最終還是讓母親留在了株洲。來自貢后,黃師傅一直堅持給母親匯款,平均每月寄去5塊錢,四個兄弟共20元。當時,黃師傅兩口子工資總共才86塊錢。他讓我看到,匯款單都積累了厚厚一疊。
  1971年,七六四廠開始生產產品,每年大約只有200噸產量。黃師傅被對口安排在車間干他的老本行--翻砂工。之后不久,老三出世了,孩子很小的時候,托兒所不愿意接收,愛人只好帶著她上班,一邊工作,一邊推著搖籃,哼著小曲,哄著孩子!后來,因為工作需要,黃師傅被調到十四車間,當上了一名維修鉗工。一切又從頭開始,仍然是早出晚歸,仍然是拖家?guī)Э凇?br />  文革期間,廠里在文峰山上修建了五棟紅磚房子,五冶公司幫助建造了一棟黑磚房子。因為沒有什么家具,黃師傅便從老家?guī)砹藥装涯疽巫?,直到現(xiàn)在都還在使用,非常結實。當年物資短缺,為了改善生活,大家就自己種蔬菜,有些還養(yǎng)雞、養(yǎng)鴨,雖然艱苦,但也有很多樂趣,而這在當時的株洲是要被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有時,黃師傅凌晨三點鐘就起床到附近的新民公社、界牌農村去捉魚,然后又強打精神去上班……回想起那段往事,黃師傅頗有感慨--當時很想回湖南,苦于沒有門路,廠里又不放。后來七六四廠同意了,六〇一廠又不接收了……
  在自貢生活了四十多年,當年的拓荒者變成了“土著居民”。漸漸地,時間長了,生活也就習慣了。特別是2005年開始,黨和國家開始對離退休人員工資實施普調,這一調就是十年?,F(xiàn)在生活條件好多了,心情特別舒暢。但是黃師傅說,仍然忘不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忘不了印在喜報上的毛主席語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