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yè)告別訂單荒 全面復蘇言之尚早
2009年11月10日 10:3 8852次瀏覽 來源: 瞭望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黃玫 毛一竹
“明年的今天還能見面就是勝利”
要么轉戰(zhàn)國內市場,要么繼續(xù)開拓國外市場,在金融海嘯的負面影響尚未消除的大背景下,這兩條道路都顯得并不平坦。
有13年歷史的美業(yè)塑膠,在珠三角算是一家“元老級”中小企業(yè),去年10月開始才轉入國內市場,現(xiàn)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不到20%。陳國梁對國內市場抱有較大希望:“現(xiàn)在全世界小孩子每年平均購買玩具30多美元,歐美小孩子大概是200多美元,中國人只有10多美元的消費。但是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給小孩購買玩具的需求也會提高,消費前景比較可觀。”
但是,外貿企業(yè)轉內銷面臨渠道、品牌等多種困難。盡管頂住了金融危機的寒流,陳國梁仍然認為企業(yè)沒有走出生產經營的困境,而且國外市場也在筑起貿易壁壘。
“國外市場技術壁壘的提高,我們短時間內很難適應起來。技術壁壘包括噴漆的安全標準、環(huán)保標準等,比原來提高很多,企業(yè)要適應它達到標準不光需要增加成本,還有檢測成本,企業(yè)比較難擺脫這個困難。”陳國梁說。
在外貿型中小企業(yè)看來,所謂的“技術壁壘”就是一年換一個標準,有時一年甚至出現(xiàn)兩個標準,目的就是擋住中國貨進入國外市場。不管這些說法是否正確,至少可以看出一些中小企業(yè)當前的心態(tài)——“戴著鐐銬跳舞”。技術壁壘如同一道枷鎖,導致中小企業(yè)在謀求發(fā)展的道路上舉步維艱。
唇亡齒寒的危機感彌漫著整個珠三角的中小企業(yè)。從事家具制造的盧貞煌說,一些小企業(yè)可能堅持不住,面臨倒閉,也有可能把廠房從珠三角轉移到內地,降低企業(yè)的成本支出。中山市麗音電子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對員工說:“如果能把工廠保存下來,明年的今天我們還能見面那就是勝利。”
在金融危機和“用工荒”的兩路夾擊下,珠三角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似乎走到了窮途末路。中國銀行廣東分行康承東博士認為,如果不能適時進行轉型升級,一批從事中低端產品加工制造的中小企業(yè)可能再次陷入“倒閉潮”。特別是一些港資企業(yè),廠房、設備都是租賃的,很難獲得銀行信任,一旦經濟危機到來,他們的“出路”不是倒閉就是轉移。
然而,“危機”不僅意味著“危險”,也預示“機遇”的即將到來。用工荒、技術壁壘的制約、利潤空間狹窄迫使珠三角中小企業(yè)不得不走上轉型升級之路,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陳國梁說:“我們的產品玩具娃娃原來用的就是環(huán)保材料,國際標準提高后,要求我們從外觀到內在填充物,甚至一根電線等,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得很仔細。”
為拓寬市場渠道,陳國梁正在積極謀劃趕在春節(jié)前推出剛剛開發(fā)的新產品。他滿懷信心地向記者透露,這次研發(fā)的新產品玩具娃娃更加注重趣味性,用仿真皮環(huán)保材料制成,能和人打招呼,進行簡單會話,目前在國外還沒有這類產品,投放市場后應該會大受客戶歡迎。
責任編輯:毋寧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