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掘金土壤修復市場 減少重金屬污染損害

2012年10月09日 15:27 11074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鉛鋅資訊


  土壤修復資金成瓶頸民資或有商機
  目前制約環(huán)境修復行業(yè)發(fā)展的一大瓶頸是資金,國內還沒有像美國超級基金和棕地修復基金這樣專門用于修復治理的資金計劃。“十二五”期間,國家治理重金屬污染的投入將達595億元,而用于防治土壤污染的全部財政資金將達數千億元,光靠國家的投入顯然不夠。在此形勢下應盡快制定長遠規(guī)劃,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探索土壤修復的市場化機制,在建立相關的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基金中加大民間資本注入,減輕融資壓力,同時還應多方面大力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這個領域,在準入條件、稅收、技術、人才等方面予以積極扶持,多條腿走路發(fā)展土壤修復相關產業(yè)。目前國內土壤修復市場上已出現一批較有代表性的包括民營的專業(yè)公司,如北京建工環(huán)境修復、杭州大地環(huán)保工程、北京高能時代環(huán)境修復、湖南永清盛世環(huán)保、北京金隅紅樹林環(huán)保技術、重慶利特環(huán)保等有限公司,且基本上屬于全能型的,其業(yè)務范圍覆蓋污染場地調查、風險評估、修復施工等。
  政策不明晰制約場地修復行業(yè)發(fā)展
  環(huán)保部去年指出,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占18億畝耕地的8.3%。但專家說,這已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數據。有調查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公頃(3億畝),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6,其中受礦區(qū)污染的土地200萬公頃、石油污染土地約500萬公頃、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約5萬公頃、工業(yè)三廢污染耕地近1000萬公頃、污染農田面積達330多萬公頃。目前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樣的場地需要修復?這需要一系列的指標體系來明確。目前已開展修復的北京、武漢、沈陽、重慶、廣西和江浙等遵循的都是地方環(huán)保部門出臺的標準,國家層面亟須出臺統(tǒng)一標準。從具體指標設計來看,污染場地篩選的指標涉及到的重金屬指標,各地可相同,但是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的標準各地有區(qū)別,國家應制定驗收標準,即修復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對此專家建議,國家應加快建立全國的污染場地數據庫,以確保污染場地不會進入開發(fā)利用,否則此后的再修復成本會更高。
  土壤重金屬污染年損失糧食千萬噸
  權威資料表明,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其中約有10%的大米重金屬鎘超標),致減產100億公斤,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這些糧食可養(yǎng)活4000多萬人。苯、酚、磷類有機污染及鎘、砷、鉛、鉻、汞(被稱為重金屬的五毒,對人有致命的危害)等重金屬污染嚴重,在對空氣、水體造成污染的同時,也成為土壤中長期存在的毒瘤。云南農大測算,每年大量使用的農藥僅有約0.1%作用于目標病蟲,99.9%進入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屬、激素的有機污染。當前還出現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污染由工業(yè)向農業(yè)轉移、由城區(qū)向農村轉移、由地表向地下轉移、由上游向下游轉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鏈轉移的趨勢,逐步積累后又演變成污染事故的頻繁爆發(fā)。業(yè)內人士指出,重金屬無論是污染水體還是污染大氣,最終都會回歸污染土壤。在經過幾十年的沉淀后,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正進入集中多發(fā)期,當前政府被迫花錢實在是無奈之舉,如對于化工污染來說就是“企業(yè)賺錢走路,政府冤枉買單”。對于污染風險評估,美國要求如果百萬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土地就必須修復;荷蘭則要求若10萬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就得修復。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土壤修復試驗是參照歐洲和美國的技術標準,但與我國實際存在著巨大差距,治理土壤毒瘤存在三大難題:土壤污染重,修復成本大;缺乏相關法律與國家技術標準;管理體制不順,修復時間長。

 

[1] [2][3] 下一頁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