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有研硅股:再啟增發(fā)有助盈利重歸升勢

2010年08月02日 8:31 3451次瀏覽 來源:   分類: 有色市場

  8月2日消息  金融危機以來,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這家以單晶硅材料為主營的企業(yè),隨著半導體行業(yè)的大幅下挫而陷入困境。2009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經歷了成立以來最為嚴峻的經營考驗和挑戰(zhàn),產品訂單急劇下降,銷售價格大幅降低,經營業(yè)績陷入歷史低谷,全年虧損近3400萬元。
  2009年下半年,隨著半導體行業(yè)緩慢復蘇,有研硅股在第四季度單季實現(xiàn)凈利潤2813.94萬元,環(huán)比增長94.67%;到今年上半年,公司順利扭虧。
  借著行業(yè)復蘇的東風,有研硅股近日重啟非公開增發(fā)。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公司正在進行的非公開增發(fā)項目,將給公司未來的盈利前景帶來比較美好的預期。
  至于市場期待的資產重組,雖然有媒體報道公司大股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將并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但有研硅股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在接受《投資者報》詢問時,均表示并沒有獲得確切消息,目前重組并未進行。
  同時,由于有研硅股已經轉讓大部分稀土公司的股份,寄望公司注入稀土資產的愿望恐怕也很難實現(xiàn);即便大股東與鋼研集團重組,對公司的利好也有限。

  基因優(yōu)勢
  1998年,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作為獨家發(fā)起人,對其下屬的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紅外材料研究所的凈資產和北京金鑫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50%的權益改組設立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發(fā)行上市,成為首家院所類上市公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從建國初開始了對半導體材料的研究,是我國半導體材料的鼻祖。從1958年中國第一根直拉硅單晶、1961年第一根區(qū)熔硅單晶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第一根4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直拉硅單晶全部由有研總院主持攻關完成,技術上國內無出其右者。
  上市后,有研硅股繼承了有研總院在半導體材料方面的主要技術、設備和人才,多次承擔 “九五”、“十五”硅材料研究重大課題,完成了2項國家產業(yè)化工程,獲得23項新技術專利,實現(xiàn)了我國硅單晶行業(yè)的九個“第一”,在支撐國內微電子產業(yè)發(fā)展及帶動相關配套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0年,公司建成中國第一條6(8)英寸硅片拋光生產線;2002年成功拉制中國第一根18英寸直拉硅單晶;2003年研制成功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2005年建成中國第一條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中試生產線。12英寸以及12英寸以上直拉硅單晶的研制成功以及12英寸線的建成投產使得公司在技術上已經開始進入國際半導體材料先進行列,成為主流產品的供應廠商。
  公司的定位是成為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硅片供應商,其未來的產品研發(fā)和技術進步為業(yè)界廣泛看好,這仍然得益于公司自北京有色研究總院獲得的人才優(yōu)勢。比如公司現(xiàn)任董事長、前任總經理周旗鋼,曾擔任“十五”期間“國家863”微電子配套材料國家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公司前任董事長屠海令更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半導體材料專家,領導并參加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硅拋光片工程及專項項目。

[1][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