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歐洲債務危機加劇 世界經(jīng)濟或二次探底

2010年05月10日 10:48 8917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5月10日消息  盡管歐元區(qū)領導人上周五正式批準救助希臘的計劃,但歐美金融市場仍繼續(xù)動蕩,泛歐道瓊斯Stoxx 600指數(shù)上周下跌8.7%,創(chuàng)自2008年11月21日以來最高周跌幅。而剛公布的美國4月失業(yè)率增至9.9%,高于市場所預期的9.7%,美國道指全周下跌5.7%,納指下跌了8%。市場認為世界經(jīng)濟二次探底的幾率進一步上升,中國出口受此的影響最快將于下月反映出來。

  歐債危機遠未到底?
  花旗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彭程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洲債務危機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都有非常類似希臘的債務問題,目前IMF及歐盟答應借款1100億歐元幫助希臘渡過危機的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首先,救助方案的前提條件是,希臘必須實行在國內已受到多方阻力的緊縮方案。據(jù)統(tǒng)計,即使是獲得此次援助后,其債務與GDP的比率也會上升,并在2013年達到最高點,為149.1%。
  “經(jīng)濟下滑,沒有經(jīng)濟收入的增長,赤字怎么可能消退呢?”彭程認為,“希臘債務是必須且肯定要重組,否則希臘的財政可持續(xù)性就不可能實現(xiàn)。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市場還是希望一系列救助措施可以避免債務的重組。”

  做好危機加劇的準備
  著名經(jīng)濟學家謝國忠指出,當刺激政府導致通貨膨脹時,利率必然升高,這將導致全球經(jīng)濟的再次探底,這個時間可能是2012年。而銀河證券首席經(jīng)濟學家左小蕾表示,希臘主權危機暴發(fā),實際上是把歐盟拯救方案逼上了必須全面解決歐盟成員國主權債務危機的不歸路,要在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的問題顯示后,才可見危機底部。
  渣打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李籟思認為:“要做好希臘危機對未來第二輪影響的心理準備。如果此次援助計劃有助于希臘擺脫困境,那么最易受到影響的當屬歐陸銀行。有些亞洲經(jīng)濟體也可能會受到希臘危機的影響,但鑒于其它資金流入亞洲以及其它的新興經(jīng)濟體,因此此次的影響可能有限。”

  歐債危機對中國影響
  出口減少 熱錢流出現(xiàn)苗頭


  影響一

  對歐盟出口大受打擊
  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占到總出口量的20%,其地位比美國市場還大。自2009年12月以來,人民幣對歐元的實際匯率已升值了15%以上。中國出口商的利潤在10%左右,就意味很多出口商如果不能成功漲價的話,其利潤已經(jīng)沒了,如果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漲價,可以想象中國商品在歐盟會遇到怎樣的困境。省經(jīng)貿廳一位負責人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最快在下個月的數(shù)據(jù)中就會有體現(xiàn)。出口的影響會傳導回國內至實體經(jīng)濟及金融市場。


  影響二

  一些資金或加速流出中國
  彭程認為,歐債危機導致全球避險情緒加重,資金紛紛回流美元。此外,歐洲原本在全球各地的資金有回流歐洲救急的需要。雙重因素下,一些資金會加速流出中國。
  上次美國債務危機發(fā)生時,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半年里,熱錢流出中國2000億美元。這種情況也會發(fā)生在眼下的中國。不過預計量不會比上次大。
  今年一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增加479億美元,而一季度貿易順差為144.9億美元,一季度我國直接投資為234.4億美元。一季度的外匯儲備-貿易順差-直接投資=99.7億美元。也即一般意義上理解的熱錢在一季度仍是流入中國達99.7億美元之多,但少于去年12月流出中國的121億美元熱錢。此外,僅僅是2009年第二季度熱錢流入中國的規(guī)模就達千億美元。
  中資銀行業(yè)的影響則是不大的,因為中國銀行[4.02 -0.25%]對歐洲的借貸規(guī)模很小。


  各國救市
  日本又向市場緊急注資
  受歐美金融風暴的影響,日本銀行(央行)7日宣布,即日向銀行、證券公司等進行即時資金交易的短期金融市場注資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34億元)。這是繼去年12月迪拜危機后日銀再次向市場緊急注資。
  歐元區(qū)面臨抉擇的關頭
  法國巴黎銀行和花旗集團分析師表示,“這可能將促使歐洲央行尋求避免市場再次出現(xiàn)2008年那樣的動蕩。歐洲央行第一步需要軟化此前宣布的逐步減少流動性的立場。”
  李籟思表示,大的主權國家除非結成政治聯(lián)盟,否則其貨幣聯(lián)盟不可能延續(xù)。(廣州日報)

[1][2] 下一頁

責任編輯:靜觀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